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宁静致远

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“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评选第一季上榜人物点评  

2010-03-17 09:02:37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“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评选第一季上榜人物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09年01月07日教育时报.课改导刊第1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“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评选第一季上榜人物点评 - 小郝 - 宁静致远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李慧香

单位:长垣县第二高中

报道:《李慧香:在乡土气息里成长》

    (2008年11月5日)

语录:作为教师,我认为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;作为教师,要爱学生,尊重学生。学生的眼最亮,心是秤。

点评:

那四大本厚厚的学习剪报和近百篇教育教学论文、文学作品的发表,是李慧香孜孜不倦丰富自我、探究教学的见证。她是所有渴望成长的年轻老师的一个典范:凭一颗平常心,坐得住,学进去,不急功近利,不投机取巧,有追求,厚积薄发。

——肖川

从报道中,我看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,我更看到了一位优秀知识女性生命中最美丽耀眼的地方——执著地追求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。美哉!李慧香!一个有社会担当的人,是注定不会停止脚步的。

——高万祥

虽然工作在穷乡僻壤,但是她却不因环境的恶劣而放弃追求。在她身上,教育与事业、生命与激情、探索与创新和谐地融为一体。她在教育中张扬自己的个性,享受自己的成功,追求自我的实现,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。她身上最闪亮的与其说是容貌还不如说是才华,与其说是才华还不如说是精神。在她身上有一种永远不知疲惫的学习精神,有一种永远不停脚步的内在动力。

——董文华

李慧香以心换心,以情换情,用心灵唤醒心灵,既教书又育人,在塑造学生美好人格的同时,也实现着自己美丽、善良、慈爱公平、让每个孩子做梦都想念的梦想。

——蒋丽珠

她是乡村教育的一盏灯!比起成就,多年的坚守同样动人;比起声誉,不倦的追求同样耀眼。用心灵赢得心灵,美丽善良,慈爱公平,让孩子们做梦都想念。没有最强健的身躯,却有着最坚定的信念。

——常作印

李慧香展现了一个农村教师一路走来的艰辛和追求卓越的幸福,让我们又一次认识到:拒绝平庸,与环境无关;告别蒙昧,与地位无关。思索和前行永远是一个人走向高贵的通行证.。

——武凤霞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“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评选第一季上榜人物点评 - 小郝 - 宁静致远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张存敬

单位: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

报道:《没有失败,只有暂时不成功》

         (2008年12月10日)

语录:朝着自己梦想不懈追求的人,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。现在打盹,你会做梦;现在努力,你会圆梦。

点评:

工作仅5年,便无可争议地荣获全国赛课一等奖,我羡慕你的年轻有为。我也敬佩你对教育的忠诚和热情。我还特别欣赏你的人文情怀。以理想激发理想,以热情感染热情。在数学以外,你钟情于励志教育,你的数学教学和人文关怀因此更加精彩。送你一句罗素的话“对爱情的渴望,对知识的追求,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,这三种强烈而又纯洁的感情,支配着我的一生”共勉。

——高万祥

不少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总在抱怨学生,乃至个别急功近利者,批评指责学生,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。而张存敬在教学中,用爱和信心激励学生,实施“励志教育”,让自卑在黑暗中被温暖,让孤寂在深渊中被溶化,他不仅限于口号上的赏识与鼓励,更是鼓舞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,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信心。

——胡天和

他用坚实的脚步,攀登数学课改的高地;他用深邃的目光,求证人生的勾股定理。他是一个表演精湛的演员,又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导演,学生是他最好的观众,讲台是他最好的舞台。他的数学课堂不但上出理性,而且上出了诗意。

——常作印

“没有失败,只有暂时的不成功”,张存敬给学生们的这句鼓励的话语无疑也是给所有渴望成长、不断追求的年轻老师们的鼓励。张存敬能在全国数学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,来自于他平时扎实的教学钻研和有效的课堂教学。“有深度、有特色、有新意、有内涵”,不仅是张存敬数学获奖课的特点,也是他的教学追求,更是具成长力的教师都应当追求的教学境界。

——肖川

 

“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评选第一季上榜人物点评 - 小郝 - 宁静致远

贾会彬

单位:新郑市第三高中

报道:《贾会彬:从教第六年的转变》

         (2008年10月15日)

语录:也许有个人性格的原因,我不愿做一个平庸的教师,而要像李镇西那样做最好的教师。

点评:

作为一个从教6年的年轻老师,贾会彬并没有像其他参选老师那样有骄人荣誉,但他的转变却让我们看到一个教师的成长轨迹。这种成长变化来自于阅读和写作。阅读开阔了他的视野,写作深化了他对教学的理解。具成长力的教师必定是热爱阅读的老师,具成长力的老师必定是在写作中提升自己的老师。

——肖川

贾会彬给我留下最深印象之处,是他婉拒《教育时报》《中原课改名师》栏目的采访。接受采访自然会获得更高的声誉,可贾会彬还是婉拒了。在他的心目中,“语文”本身更重于“名利”二字。这种婉拒表现出的是一种姿态,这姿态让他坚守住自己的本心和三尺讲台。

——代昆鹏

你尽管只工作了6年,没获得过高层次荣誉称号,但你既有记录含金量很高,也是很应该为你喝彩的,我坚信,只要继续努力,你定能如武凤霞一样,从新郑走向全省和全国的。

——高万祥

在贾会彬身上,有三点值得一线老师学习:首先他是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,向书本学习、向名师学习、向同行学习、向学生学习;其次他是个勇于探索的实践者,他不满足于现状,敢于闯新路,将新思想、新观点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;再次他还是个不断总结的反思者,他不重复自己的错误,不漠视自己的不足。

——董文华

贾会彬仅仅有着6年的教龄,而6年教龄的老师,在实际意义上还是一个新教师,是刚刚叩开教育教学大门的初入道者。起步不是源于特别的人和特别的事引起的震撼,一切都源于不甘平庸。这简简单单的话语,平平静静的言说,再一次验证了一句话——只要心中有条路,何愁双脚不向前?

——武凤霞

 

“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评选第一季上榜人物点评 - 小郝 - 宁静致远

卞洪建

单位:商丘市第一高中

报道:《卞洪建和他的“管理语文”》

         (2008年10月8日)

语录:教的主动权永远在教师;学的主动权永远在学生。教师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课堂本身。

点评:

值得一提的是,卞老师的“班级管理程序化”的做法让人耳目一新。人人有资格参与班级管理,人人有均等的机会做班级中的任何一件事情。真正用程序化的管理加大了学生管理学生的力度,下放了权利,锻炼了学生,也解放了老师。

——张伟丽

直言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弊端,坦诚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,俨然把自己当做“语文”的化身,给人的感觉有些高傲,但细品起来,却让人感受到他对教育、对语文的痴迷和忘我精神。

——贺小兵

他是教育的理性思想者——博采众长,却不唯名家、权威至上;立足语文教学的构建与推广,摸索出“管理语文”的教学思路并付诸实践。他是学生的快乐使者——散文化、诗意化的“卞式风格”课堂教学,有师生互动的欢声笑语,更有启迪心智的思辨,是学生高中时代最美好的记忆。

——朱莉平

在面对高考的压力下,能让语文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,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永恒兴趣,让“语文课成为学生高中生涯中最怀念的课、最期盼听的课”,这不能不说与卞洪建的管理艺术有关。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、教育的理念,是其走向专家型教师的前奏。

——蒋丽珠

卞洪建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标,以规范和组织教学为主要手段,以高度的民主性、灵活性和包容性,持久地从事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验。坚持、努力下去,卞洪建的创造力和教学水平一定会更高、更强,教学效果会更好。

——韩立祥

“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评选第一季上榜人物点评 - 小郝 - 宁静致远

贾  彤

单位:濮阳油田第十四小学

报道:《贾彤:前线学校的排头兵》

         (2008年11月26日)

语录:博客没有太多的门槛和限制,只需要一台电脑、一根网线,你就能向全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。

点评:

贾彤追求的是一种理想境界,他向教育要的是职业幸福感。自觉和内在的动力让贾彤不满足于现状,同课异构让他找到了教研方向,教育科学研究让他突破了专业成长瓶颈。

——代昆鹏

“教育有法,教无定法”,贾彤老师以新颖的、科学的、适宜于儿童的方式,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,教育的艺术性、情感性、创造性,让学生在“乐中学”,在“学中乐”,指挥学生精彩地演奏了“表现、成功、快乐”这愉快教育的三步曲。

——庞龙军

送贾彤一个寓言故事。话说随唐僧西天取经回来的那匹白马,也功成名就,荣归故里。当年和它一起在小屋里拉磨的伙伴都十分羡慕,纷纷前来询问:“你怎么就取得了成功,我们为何还在这阴暗潮湿的小屋里没日没夜地拉磨呢?”那匹功臣白马不假思索地回答说:“因为我随师父走出了小屋,我成功是因为我参与了我师父西天取经的课题啊!”

——高万祥

任何一个成长者的道路都是自己开辟出来的,成长的起点要从实际出发,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工作实际,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。关键是有一颗渴望成长的心,才会用心去打磨,才能从脚下踩出远行的路。

——董文华

贾彤通过互联网,建立了“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”,让自己不再是职业的孤独者。在共同体中教师们分享知识,提供支持,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、解决实践问题互相帮助。强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贾彤实现专业的快速成长。

——蒋丽珠

他用诗意的文字谱写人生的乐章,他燃烧的青春在讲台上激情歌唱,他用键盘、鼠标击点着追求卓越的梦想,他用勤奋为求知的眼睛打开视窗,他用自信从容地行走在农村教改的路上。

——常作印

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你的成长,有我们见证

□ 本报记者 代修鹏

由本报编辑部组织的“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评选活动第一季揭晓了!活动自开展以来,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,收到了来自全省各地甚至省外的众多来稿,本报记者依据线索奔赴教学一线采访了一批教坛精英。

2008年12月底,编辑部紧锣密鼓地组织评选。经过专家评委和读者评委的严格评审,李慧香、张存敬、贾会彬、卞洪建、贾彤等5位教师成为河南省“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第一季上榜人物。12月27日,教师专业成长座谈会如期举行。

评选活动:为教师成长助跑领航

“我们将不遗余力地通过多种途径,发现那些本土具有成长潜力的老师们,把他们推到前台,并期待着他们走得更远。”

这是本报2008年10月8日一版“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活动启事里的一句话,可谓本活动的精神和主旨。

关注专业成长、成就新型教师,是《教育时报·课改导刊》的办刊宗旨,也是长期以来坚持的方向。本报一方面关注名师的成长轨迹,携手全国的名师、专家为老师们指引一条并不唯一的晨曦中的道路。另一方面,更关注成长中的教师、“潜在的名师”——他们可能没有获得过很高的荣誉,但却受到学生的喜爱;他们可能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教育方法和思想体系,但却有着独特的做法和思路;他们可能目前还没有什么名气,但却在平凡而常新的教育生活中从未停止过有益的探索,一步步迈向更高的教育境界,乃至在一定范围成为大家的榜样……

活动开展以来,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,他们纷纷来稿来信参与并表达对此次活动的认识。网友“陈建生”在《课改导刊》博客留言说:“愿《教育时报》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,站在时代的前沿,壮大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,成为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良师益友!”网友“云中鹤”说:“《教育时报》真的是我们一线教师的良师益友,总能在教师成长的关键时刻助跑领航!”

评委组成:专家+读者+选手

活动评委由三部分人员组成:一是专家评委,由全国知名专家、河南高校专家、中原课改名师共7人组成。二是读者评委。在一线教师中征集7位热心读者评委。三是上榜教师自动成为下一季度的评委。其中专家评委4季不变,一线读者评委每季更换一次,上榜教师评委累加顺延。

专家评委我们邀请的是肖川、高万祥、武凤霞、蒋丽珠、常作印、董文华、代昆鹏。读者评委是在读者自愿报名的基础上,综合地域、学科、级段等因素,力争选择覆盖面最大的群体,以达到评选的广泛性和公正性。第一季度评选读者评委为:杨凯年、贺小兵、朱莉平、庞龙军、张伟丽、胡天和、韩立祥等7名教师。

读者评委、郑州新东中学校长杨凯年说:“从读者中选择评委,使得活动更具有原生态,这些来自一线的‘草根教师’的成长历程让我们评委感同身受,不仅受到鼓舞还深感敬佩。”

“在第一季度评选之后,每季度上榜的‘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’自动成为下一个季度的评委,滚动循环运作。”在第一季度评选座谈会上,本报执行总编辑刘肖宣布了这一消息。很多参会的教师和评委对于这一评委设置表示赞赏,认为“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设置”。刘肖表示:“这样一来,上榜的教师将参加下一季度的评选工作,在工作中将关注本土优秀教师的成长,对他们自身也是一个学习提升的过程、交流互动的过程!”

公益评选:持续关注本土教师成长

最初,活动评选时间定为3个月,后来因来稿量激增、优秀教师不断涌现,编辑部感到3个月的时间不能充分全面展示中原优秀教师。于是,活动评选时间改为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,为期一年。活动以3个月为一个单位,共分4季进行。

每季从所有候选人中评选出5名上榜人物,并在报纸上公布,未上榜的候选人自动进入下一季评选。到2009年9月,4季共评选出20位上榜人物。在此基础上,评选出10位河南省“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,并于教师节前后在郑州举办隆重的颁奖仪式和“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报告会。

本活动通过两种途径发现“最具成长力的教师”:一是通过主题征文,凡被《我的成长》栏目采用的文章,作者都是候选人。二是通过记者采访,记者在获得线索的基础上实地采访候选人。两种途径具有同等效力。

有读者问此次活动是否收费,本报申明,本次活动属于公益活动,不收取参选教师的任何费用。欢迎各级教研室和学校推荐优秀教师参选。

鹤壁市淇滨区第五中学的王新梅老师得知活动将在今年再持续3季时,高兴地说:“真是件好事情,这样一来,能推出更多新人,能挖掘出一批在一线默默无闻的实干家、真正的好老师来!”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6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